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殷殷热血闪耀人性光辉

2020-04-1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殷殷热血闪耀人性光辉
——潍坊市中心血站抗疫期间先进事迹报道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整座城市似乎按下了暂停键——没有节日的喧嚣,没有亲朋相聚,曾经节日里拥堵的街道,也变得安静了许多。为了抗击疫情,人们避居家中,期待着疫情早点结束,春天早点到来。
       然而,在茫茫人海里,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当多数人在温暖的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走出家门,逆向而行,为了大家,为了素不相识的人。看到这里,你可能认为我说的是白衣天使、公安民警、解放军战士……其实,除了这些英雄外,还有一群人在向社会默默奉献着,仅以人的本性而为,捐出自己的热血,拯救别人的生命。他们以“手臂一伸,救人一命”的善念,用无偿献血的方式践行着人间大爱。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潍坊市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受人员管控等多项必要措施的影响,街头流动人数骤减,血液库存持续走低。按照常规,全市每天临床医疗用血平均约400个单位,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260人献血,才能满足全市医疗机构基本的用血需求。而在疫情发生后,每天到街头献血的总人数只有几十位,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医院不可一日无血,面对临床的用血需求,面对患者和家属等待手术用血的焦虑,无偿献血,充盈城市血库,刻不容缓!

市中心血站通过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增加献血场所的消毒强度和频次等措施,确保献血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大爱无言  身在血站先献血
       非常时刻,市中心血站全体职工在正月初三(1月27日)提前结束假期,返回工作岗位。上班第一天,血站党委发出倡议,要求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带头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倡议发出后,得到全站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上午时间,就有70余人报名参加献血,血站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职工踊跃参与。
       为保障年后血小板的临床供应,血站机采科于年前预约31位献血者,但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实际到站献血者只有12人。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血站人上!血源紧张时刻,血站人冲向采血椅应急献血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血站人都是“活血库”!
       在街头采血一线,工作人员也陆续将节后第一天的照片首秀定格为撸袖献血的温暖瞬间。那几日,翻一翻血站人的微信朋友圈,都是“无偿献血,为爱逆行”的留言和图片,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点赞。当爱心成为信仰,当奉献成为习惯,“仁爱、奉献、和谐、卓越”已经深深融入了血站文化内涵之中。三天时间里,陆续有56名血站职工参加捐献,累计捐献全血1.17万毫升,血小板30个单位。
       大家献血之后没有休息,即刻返回各自工作岗位。此时血站人虽然没有在抗”疫“一线,但也一刻没有停歇,大家坚守职责,守护着全市的生命“血源”。
       “身在血站先献血”的文化和精神有传承更有影响,职工的家人也陆续走进了献血队伍。采血车驾驶员李永带了上大学的女儿来献血,刚刚参加工作的陈烨领着父亲来到机采科捐献血小板,财务科李玮与爱人一起坐上了采血椅,采血护士赵晓艳亲自为妹妹采血,采血护士李晓甜也与同为医务人员的爱人一起加入献血队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热血来温暖社会,用热血来守护生命。
 
       大爱无边 展臂之举传递潍坊的温度
       如果说血站人心存大爱源于职业本身的熏陶,那么还有一个群体,将参与无偿献血、热心公益、关爱生命沉淀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注。他们,都是曾经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固定献血者。
       寒亭市民曹希联、崔洪英夫妇是12位预约节后上班第一天来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中的两位,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一起献血,是曹希联夫妇多年来坚持的习惯。夫妻二人已经有着近20年的献血经历,二人累计献血达139次,均荣获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他们6周岁的小女儿从1岁起就开始跟着父母一起来血站,耳濡目染之下,俨然成为一名小志愿者,父母献血时,她会帮着工作人员为同样在献血的叔叔阿姨端上一杯热水,送上一声暖心的问候。“生活需要仪式感,而今年,我们觉得献血更多了一份使命感,特殊时期临床用血不减,捐献者减少,所以我们必须去。”曹希联说。
       同样觉得身负使命,克服困难必须来献血的,还有诸诚的一对爱心夫妇刘明、臧晓红。春节期间夫妻二人一直在药店值班,正月初四正值轮休,他们凌晨5点就从诸城出发,以便尽早赶到血站献血。夫妻二人从2004年就开始无偿献血,截至目前,刘明累计捐献全血1.24万毫升,单采血小板9个治疗量;臧晓红累计捐献全血1200毫升,单采血小板104个治疗量。

诸诚的爱心夫妇刘明、臧晓红,正月初四凌晨5点就从诸城出发,以便尽早赶到血站献血。
 
       高密市民刘洪月已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在疫情期间他一直在为无偿献血忙碌着:2月6日,高密市人民医院开展团体献血,他一家三口到现场进行志愿服务;2月11日,他带着儿子来到血站捐献血小板;2月15日,他冒雪护送高密的爱心献血者来潍坊献血。
       考虑到目前血小板库存紧张,而想献血的高密市民外出却不方便的实际情况,刘洪月一边动员身边好友参加献血,一边开着私家车义务接送献血者往返于潍坊与高密之间。2月15日,已经是他义务接送第二批献血者了,这一天要接送的四位献血者住址比较分散,他要在高密县城绕一个大圈。为了保证在8点半准时到达潍坊,清晨5点,刘洪月就开车出发了,当时天空稀稀落落地飘起小雪花,在开车离开高密不久,雪越下越大,路上积雪逐渐变厚,一路上,他几次下车清理车轮上的积雪。受降雪天气影响,平时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他竟开了五个多小时。“走到半路看到雪下大了,也想过返回去。可转念又一想,已经预约好了,医院那边的病人正等着用呢!”刘洪月说,他开了20多年的车,第一次遇到这种路况,但这次特殊的体验显得格外有意义。
       一直以来,各级媒体关注和见证着潍坊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疫情发生后,无偿献血工作面临怎样的困难,血站采取哪些必要防控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献血者健康?这些问题也成为众多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他们身体力行,积极加入献血者队伍,特殊时刻履行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无偿献血代言。
       周云,潍坊电台933私家车广播副总监、市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月1日,她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到街头采血困难的情况后,约上好友一同来到谷德献血屋参加献血。身为媒体人,她一直关注公益,参与公益。在她看来,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但只要每一个人能够发出爱的光芒,必然会共同汇聚成一股爱的洪流。献血后她第一时间通过朋友圈呼吁好友一起为爱助力,捐献热血。
       交通广播早间版《107在路上》主持人杜允,连续两天热线接通市中心血站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无偿献血动态,倡导市民在做好个人防护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献血,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2月6日,杜允来到文化路献血屋参加献血。
       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兆阳曾在2019年记者节期间捐献血小板,这次再度走进血站机采科,一边献血,一边与电台同事连线介绍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各种消毒防护措施到位,采血工作人员严谨规范认真热情。李兆阳说,在特殊时期血液紧张,自己作为一名媒体人理应勇敢站出来贡献一点力量。“当社会需要担当,当爱心需要表达,我们捐献热血、分享生命。”媒体人做到了。

市民献爱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投入到抗击病毒、抢救生命的最前沿。请战书上他们纷纷按下自己的手印:“义无反顾,若有战、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即便没有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很多医务人员也以无偿献血的方式,助力奋斗在一线的同袍,扶危度厄,彰显医者担当。
       1月31日,寿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医生耿树岩,下夜班后立即赶到献血车,他说全院职工都在待命支援武汉,自己来献血提前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2月1日,阳光融和医院崔爱学按照预约的时间,赶到血站机采科捐献血小板,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街头献血人群减少影响到了血液库存。
       潍坊市人民医院医生卢洪文、张银环、刘晓菲,高密市人民医生实习护士田雨卉,第二人民医院医生逄作祥、护士于昭梅……他们或在下班之后,或在工作间隙撸起袖子奉献爱心,他们纷纷表示:虽然上不了前线,但可以献血为需要输血的病人带去爱的希望!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医务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自2月份起,“卫生健康系统献血月”活动正式启动,安丘人民医院率先行动,为避免人员集中,献血活动分批次有序进行,当天献血累计3万毫升。在寿光人民医院,有的职工不顾连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疲劳,积极进行献血。有的职工刚刚献完血,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高密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赵公水,这位曾经的军人,以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全院迅速部署安排献血工作,主动报名带头献血;副院长石如荟对献血流程、现场人数控制、献血人员防护措施、献血地址选择等细节问题都一一把关;58岁的原院长荆汝泉,考虑到一线同志较忙,多次联系输血科、党政办,主动要求献血。
       益都中心医院所有科室负责人均报名要求参加献血,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事一同加入爱心队伍。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寿光市中医院报名献血的职工纷纷表示,在全国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即使不能去一线帮忙,也愿意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后盾,用热血来温暖社会,用热血来守护生命。
       无偿献血践行党员初心。2月1日,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韩瑞东,收到献血招募信息后,第一时间来到谷德献血屋,以展臂之举为生命助力。特殊时期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奉献一份力量,在他看来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建中是坊子区执法局的一名党员干部,在他48周岁生日这天完成了自己的第25次献血。与其说是用这样的方式纪念生日,倒不如说是在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年近六旬的老党员战立华是“潍坊好人”,至今已累计献血24次。2月15日的一场大雪也没有阻止他来献血的脚步,早晨5点多顾不得吃饭就从高密出发,赶到血站已是10点多。匆匆吃下一碗泡面就坐上了采血椅,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国家有难,我就得冲上去!”
       保一方平安,铸忠诚警魂。在临床用血出现紧张的时候,又怎会少得了人民警察的身影。2月12日,公安局交警支队奎文大队一中队的基层民警胡家武、刘春辉、任颖等6名同志,到值勤路段所在的采血车奉献爱心。任颖毕业于第二军医大,17年前的“非典”时期,还是一名军校学生的她完成了第一次献血。她说,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不影响正常执勤工作的同时,大家一起来献血,想法很简单: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每个中国人都是她的孩子,孩子病了,妈妈救一救,兄弟姐妹帮一帮,就撑过来了。而对于全人类来说,献血的真正目的就是:所有人帮所有人。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向善向好,希望我们能一起共渡难关!高密市南关派出所辅警杜运亮,青州市交警大队张庆波,也是利用换岗间隙专程参加献血,人民警察为人民。这,就是人民警察的大爱情怀。
       凡人善举,同样源于心存大爱。2月3日,是市民刘燃平的生日,他驱车十多公里赶到采血点参加献血,他认为特殊时期能为他人生命健康助力,是送给自己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年轻的设计师苏晓明,因值班又赶上特殊时期没能回家过年,2月7日,在没有公交车、出租车情况下,从月河路步行2小时来到血站捐献血小板,他表示要当一名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2月6日,市民仪强到高密献血屋,血液初筛显示转氨酶指数偏高不适于献血。心有不甘的他调整作息和饮食,三天后再次走进献血屋,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自己的第八次献血。
       跟仪强同样执着于为爱奉献的还有位叫徐春浩的快递小哥,多次想献血但都因为转氨酶指标达不到标准而未能如愿,他按照血站工作人员的建议严格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2月5日,终于如愿献血。善良的心愿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存善念,更懂得心存感恩。2月7日下午,一对农民夫妻来到血站要求献血。他们不仅是乘车一个多小时专程而来,还自费印制了条幅,呼吁大家踊跃献血,奉献爱心。他们说:“几年前,我们的儿子生病住院输过血。曾经是病人家属,所以知道,如果血液紧张,病人家属该多着急!”马金邦和季素梅家住昌乐县营丘镇丁家营村,近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家都很少出门。他们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参与无偿献血的人肯定会减少,可能会影响医院里等待输血的病人。于是,夫妻二人一商量,便一起来献血了。“当时是众多好心人献血,儿子才能得到及时治疗。作为普通农民,我们作不了多大贡献。但我们身体健康,能来献血,所以就来了。”这是来自普通农民最朴实的心声。
       因家人需要输注血小板,市民夏学月1月30日来到采血车咨询相关事宜。由于体重只有47公斤,不符合捐献血小板的标准,她就主动要求捐献全血。她说:此刻真正体会到血液的重要性了。疫情当前别的做不了,献血还是可以的,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祝福病人早日康复!
       ……
       一幕幕场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温暖。人们常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可能有着天生的、异于常人的胆识和能力,能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才称其为英雄。但英雄首先在人性中是具备同情心、上进心和荣誉感的。见人有难,有恻隐之心,能伸手拉一把,这就是基本的人性,至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拯救别人,就有更高层次的境界。真的英雄,都不是为了当英雄而去做某件事,而是必然中的偶然,不经意的善举成全了他。

2月12日,公安局交警支队奎文大队一中队的基层民警胡家武、刘春辉、任颖等6名同志,到值勤路段所在的采血车奉献爱心。
 
       大爱无声  朴素的话语胜过轰然滚雷
       真正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听一听这些为爱逆行的平民英雄是怎么说的吧……
       普通打工者说:“看到特殊时期缺血了,所以来献血”“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们能做的除了待在家,就是来献点爱心了”“这个时候,献血的人少,更需要我们挺身而出”。
       护士说:“我们现在上不了前线,可以通过献血为需要输血的人带去希望”。
       临床医生说:“在这特殊时期,去不了一线,就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耽误病人用血”。
       老师说:“献点血,为孩子们做个榜样”。
       警察说:“换岗时间有空,干好本职工作,再来争做公益”。
       用过血的市民说“血液紧张,我们家属真的是着急啊。现在我们也要回报社会,普通人作不了什么太大贡献,身体健康能献血,我们就来了。”
       年轻人说:“就要当一回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媒体人说:“我们可以为无偿献血代言”。
       转业军人说:“特殊时期,咱们去不了武汉,在家门口也可以尽自己一份力”。
       环卫工人说:“在采血椅上捐热血,也是为全市疫情防控加油助力”。
       “自己满献血间隔期,又赶上疫情,这时候更需要我们”!这是所有固定献血者的心声。
       奉献的故事还未完待续,爱心的传递会越来越远……
       因为需要,所以去做。大爱无言,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义无反顾。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这一个春节,它是寒冷的,因为疫情阴霾的笼罩。它又是温暖的,我们看到的是:政府的坚强领导使命担当,救助大军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骤然而至的疫情挑战着人类的生命和意志,在面对生死关头的严峻考验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保持了这座城市的温度。热血真情,保证着这座城市的血脉相通。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什么最重要?我会说:生命。如果有人问:世界上什么行动最伟大?我会说:拯救生命。如果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人最高尚,我会说:热血英雄。
       仅以此歌献给他们——
       抬头看见阳光
       世界这么漂亮
       我不知道你的模样
       你的爱却流进我胸膛
       此情一生难忘
       有爱就有希望
       每一次热情的付出
       我的心即快乐又安详
       用透明的目光望天空
       多少美好景象温暖我心房
       看世间人们把爱织成网
       让生命之花傲视冰霜

       供稿人:潍坊市中心血站   张建科   明喆   张洁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